5月22日,学校机关党委书记毛亮、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琼带队赴宜宾市屏山县龙华镇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学院专职组织员陈超、研究生黄君豪随行。
当天上午,学校对口帮扶屏山县龙华镇交流座谈会举行,镇党委书记、镇长李政坦主持会议。镇党委书记肖清禄详细介绍了2025年对口帮扶龙华镇需求清单情况,镇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童丹介绍农副产品生产、销售等情况。
驻村工作队队员冯建汇报了一季度驻村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8月,冯建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选派到中埂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工作认真负责,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做好驻村工作,赢得了当地干部和群众好评。
毛亮对龙华镇2025年对口帮扶需求清单进行一一回应,希望双方加强联系,协调各方力量,做好对龙华镇的对口帮扶工作。王建琼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表示学院将在党建品牌建设、基层治理、党员培训、志愿服务等方面加强支持。双方重点商议了以“学校+镇+校友会企业”联动方式拓宽龙华镇农民工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川轻化校友资源优势,精准对接龙华镇农民工技能特点与用工需求,积极联系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以及成都、宜宾等地的川轻化校友企业,努力探索建立组织化劳务输出新机制,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王建琼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与屏山县龙华镇党委签订党建联盟共建提升合作框架协议,通过“高校+乡镇”基层党组织结对子的方式形成党建联盟,推动组织共建、基础共抓、活动共办、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实现高质量党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午,毛亮、王建琼一行到龙华镇中埂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王建琼为龙华镇中埂村党员讲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充分发挥学院理论引领优势,送党课下基层,脚踏实地为基层党建做好服务。
党课后,毛亮、王建琼一行与到会村民座谈交流,认真倾听村民心声。鉴于村民反映他们遇到的农产品销售困难、农业产业发展不适应市场化需要等难题,王建琼代表学院分工会和中埂村充分协商后决定积极采购中埂村农产品并组织学院电商销售人才助农销售,畅通销售渠道,帮助农户增收,让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通过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定点帮扶地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高校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的有效途径。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学院优势,扎实做好定点帮扶工作,助力宜宾市龙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撰稿:陈超 图片:黄君豪 陈超 审核:王建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