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赴河北研修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7-16动态浏览次数:87

微信截图_20231130102737.png

2023年7月10日至16日,四川轻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前往河北师范大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党支部7名教师参加。

7月11日举行了开班仪式,研修基地相关负责人向学员介绍了河北师范大学的基本情况,四川轻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洪辉教授向各位参修学员提出了研修学习要求。开班仪式之后,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张广兴教授及河北师范大学教授、全国模范教师朱月龙分别进行“习近平在正定”“大思政教学与红色传承教育”专题教学。

7月12日马院一行前往革命圣地“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同其他高校参与研修的同志齐聚纪念馆广场,举行敬献花篮仪式,雄壮的国歌声响起,人们伴随着乐曲齐声高唱;庄重肃穆的献花曲中,两名礼宾人员踏着乐曲将花篮抬至伟人铜像前,王洪辉书记同另一名学员代表共同上前整理敬联。随后,全体人员向五位书记铜像鞠躬行礼,向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表达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随后,从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旧居到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教研室支部全体成员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近距离感受70多年前那段风云岁月。

7月13日,学院一行前往白洋淀和雄安新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学习。走进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大量翔实、丰富、珍贵的历史照片、图表、文献资料、流传下来的实物与形象雕塑,用中、日、英三种语言书写的文字资料,真实再现了雁翎队的发展历程,教研室全体成员细致观看了展览馆中珍贵的历史资料,认真聆听了讲解员细致的介绍,白洋淀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日长城的英勇事迹,共同感受革命前辈的艰辛历程。在“雄安印象”规划馆和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大家详细了解了雄安新区选址设立、发展战略、目前的建设进度和未来规划等情况,并参观了城市空间布局、城际和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和地铁交通等建设规划蓝图,真切感受到了国家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长远战略、宏伟谋篇。

7月14日,学院一行前往了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和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在狼牙山五勇士纪念馆“狼牙山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和“五勇士血战狼牙山永恒的纪念”两个主题展厅。那些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再现了我国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历史。五勇士在狼牙山所表现出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深深感染着教研室党支部每一位同志。在保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教研室全体成员参观了纪念馆内陈列的有关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史料,了解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起因、成员、发展历程以及对国内革命运动的影响,也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保家卫国的伟大革命精神。

7月15日,学院一行前往冉庄地道战纪念馆和正定县城南城门及塔元庄。在冉庄,教研室党支部全体成员先后参观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重走了三百余米的“地下长城”,了解了抗日战争期间,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利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先后歼敌2000余人,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共同缅怀了那段战火与热血纵横交织的峥嵘岁月。此次研修的最后一站,正定县塔元庄村,是一个曾经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冀中平原乡村,是一个让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地方,在这里,大家通过对村史馆的参观,直观感受到了塔元庄村30年来的巨大变迁,近三十年来塔元庄村干部党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守初心、砥砺奋进,形成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塔元庄村像一颗璀璨明珠于滹沱河畔正发出耀眼光芒,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芽、形成的实践历程。

此次河北师范大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研修”班,主题明确、集中理论学习和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成功搭建起思政课教师交流“朋友圈”,为日后各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好开展交流合作提供便捷渠道;帮助思政课教师拓宽视野,增强对党情国情世情的认识,有利于更好挖掘和利用资源素材丰富教学案例。毛中特教研室支部全体成员通过此次研修,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指示精神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纷纷表示返程之后可以把在研修班上的学习收获成果转化到未来新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优秀思政课教师。

(供稿:柯彪 初审:彭均国 审核:王建琼)


【编辑:admin】